站点管理 | 新版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助推研究型大学建设
树立内部审计新理念,推动教育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
发布时间:2008-12-15   |  浏览次数 :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扬州举办全省教育系统审计处(科)长研修班,就如何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树立内部审计新理念,推动教育审计的全面转型与发展进行培训、研讨,并对今后一个阶段教育审计工作作出部署。这次研修班我们专门邀请了有关专家作专题讲座。下面,我就推进教育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谈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教育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国家审计署在总结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传统内部审计模式中存在的“重监督轻服务、重结果轻过程、重财务轻业务、重合规轻效益、重单项轻系统、重当前轻长远、重查处轻建议、重独立轻互动”等问题,提出了内部审计的定位应该是“管理+效益”,“内部审计在促进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应该是大有作为的”,要“把内部审计作为一个控制系统,而不是一个检查系统”,“内部审计要以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为主”,“内部审计要以事前、事中审计为主”,“内部审要以体现中国特色为主”的全新的内部审计理念。《中国内部协会2006至2010年 工作规划》提出了推进内部审计工作基本实现从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为主向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为主的全面转型与发展的总体目 标。这是对我国内部审计作出的与时俱进的定位,是根据我国政府转变职能,针对我国内部审计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应该说,这一目标的提出,既符合当前我国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体现了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我国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为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形势的要求,教育内部审计工作也必须转变传统审计的工作内容、路子和方法,树立内部审计新理念,实现教育内部审计工作的全面转型。推进教育内部审计工作全面转型,对于适应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要求,促进和保障我省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推进教育内部审计工作全面转型是内部审计适应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形势的需要。

   “十 一五”以来,我国教育发展模式已经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基本建立、高等学校为完成“扩招”任务大规模集中进行的基本建设任务 基本完成,教育工作的重心将更多地转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上来,加快“内涵”发展。全省教育系统面临着理念机制创新,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 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行协调高效的新型管理体制的任务。内部审计工作是教育部门加强内部管理,强化监督控制的重要环节,加快推进和实现工作 转型,将内部审计工作重心转移到实施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上来,发现经济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及时完善制度、提出建议、采取措施,能够促进部门和单位加 强管理,降低不必要的消耗,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和办学水平,更好的为教育事业“内涵”发展服务。

   (二)教育内部审计工作转型是审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省教育系统实施内部审计制度近20年 来,积极开展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要内容的内部审计工作,发现问题、查错纠弊、问责改过,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我国的审计体系更加完善,内部审计职能随着 受托责任关系的发展已不是简单的承担查错纠弊任务,由于受托责任关系由财务领域扩展到管理领域,内部审计工作更多的是作为部门、单位的控制系统一部分行使 管理的责任。当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健全内部控制,加强风险管理,维护经济良好运行,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已经越来越成为教育系统学校 和单位负责人有效履行受托责任的重心。审计作为受托责任系统中的重要控制机制,已成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中重要的保障部门。因此,促进内部审计由财务审计 为主逐步向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审计为主转变,是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推进教育内部审计工作全面转型,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和谐、健康地发展。

   积极推进内部审计工作全面转型,有利于全省教育系统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促进全省教育事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确保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全省教育系统行政问责制和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改善和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单位的管理水平;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建立和完善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和民主理财机制,进一步提高全省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和教育系统财经工作运行质量。

二、深刻理解教育内部审计工作转型的内涵,准确把握教育内部审计工作全面转型的方向。

   教 育内部审计工作实现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为王,向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与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并重的转变,必须 全面理解转型内涵,选准转型的突破口。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要实现“六个转变”,体现“三个特点”。实现“六个转变”:一是在审计的理念上,由对内 部审计本质的认识“是检查系统”,向“是控制机制”的认识转变;由内部审计注重结果、重在治标向注重过程、重在治本转变;二是在审计职能上,由单纯监督检 查的保护性职能向与咨询服务的建设性职能并重的转变;四是在审计内容上,由以财务收支为主向与业务控制和信息系统控制并重转变;五是在审计方式上,由事后 监督为主向与事前、事中全过程监督并重转变;六是在审计手段上,由手工操作为主向利用计算柳:、网络信息技术为主转变。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变内部审计 工作从“小作坊式”的单个项目审计为整体性、系统性的“集约式”规模审计;二是变审计部门、少数职能部门分散的、单打独斗式的审计监督为审计部门牵头、加 强组织协调、整合监督资源、发动全员参与监督;三是由靠法律赋予的权力实施监督为王转向靠制度管人管事管物为主,由被动防御为主转向积极控制为主。

   教育审计全面转型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也是一个探索实践的过程,它是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完善的。教育内部审计的转型,要立足于教育单位内部,在传统审计的基础上逐步改革和完善,最终实现审计转型。

   (一)以财务收支审计作为教育内部审计转型的基础。

   现 代内部审计是建立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财务管理十分健全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在审计转型中不但不能放弃财务收支审计,而且要使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成为一项日常 性和基础性工作,普遍深入地开展。通过财务收支审计掌握被审计单位的第一手原始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审计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确立管理审计的主治方向,并由此延伸和深化管理审计,使审计结果相互印证,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提出管理上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使问题及时得以控制。

   (二)以内部控制评价审计作为教育内部审计工作转型的切入点。

   内 部审计工作不能满足于发现和查处几个违法违规问题,而应该做深入细致的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整改提高和建章立制,把局部的现象和问题放到 全局的高度去分析,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内部审计工作的重心要逐步转向对内部控制的审计,从内控评审入手,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监督作用,及时发 现管理中的疏漏,促进完善制度、强化管理、防范风险、保证教育经费的合理有效使用和教育资产的完整和安全。

   (三)把经济效益审计作为推进教育内部审计工作转型的落脚点。

   现 代内部审计将增加组织价值作为工作目标。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必须着眼于提高效益,积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经济效益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在履行责任时利用资源的 经济性和效率性进行审计,这是一项涉及到责任人、经济资源和经营决策等方方面面的审计工作,审计难度大。在审计转型中,要通过开展专项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 责任审计,积极探索效益审计的路子,确立效益审计的方法和评价体系,促进问责机制的建立,加快推进效益审计工作。

   (四)强化审计技术、改进审计方法是推进教育内部审计转型的重要手段。

   审 计转型是对传统审计技术、方法的一种挑战,从审计立项到审计报告的撰写都会有新的要求。变单一的为多元的审计技术方法相结合是审计转型后审计项目顺利实施 的重要手段。在审计中要灵活运用现代审计方式,使专项审计、审计调查和其它审计方式有机结合。广泛运用现代审计技术,合理使用统计分析、,询问和现场观 察,实现审计手段从手工操作为主向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为主转变,利用网络平台,实施对预算资金收支、流向的实时监控和信贷资金的风险预警评估。审计 报告要准确地揭示问题和分析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强的审计建议,并注重后续审计。

三、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推进全省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全面转型。 

   推进教育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采取切实措施,促进教育审计的转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实现内部审计理念的更新。

   充 分认识开展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不仅仅是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完善单位管理、强化内部控制、促进单位目标实现的现实需要。教育 内部审计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校要真正树立管理效益意识和风险意识,把内部审计工作的定位由单纯的检查监督转变为控制服务上来;要 确立“以内涵发展为中心,以管理效益审计为方向,以强化内部控制为重点,以促进事业发展为目的”的内部审计新思路;要坚持从分析风险入手确定审计目标、范 围和程序,以财务审计和业务管理流程为审计路径,把检查和改善教育部门和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为内部审计的核心。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微观思维和惯性思维 的定势,要善于从全局上看问题,从本质上抓工作,树立和增强全局意识、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和绩效意识。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是对旧的审计理念和方 法技术进行的一场深刻变革,为保障这一变革的顺利进行,必须取得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和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理解和支持。因此,不断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内部审计 理论和实践,紧紧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创新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树立以教育事业发展需求为取向的审计服务意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效益意识,以专业知识为主 体的知识综合运用意识,以经济监督为基础的大局意识,以创新为目标的思维意识,要通过内部审计管理理念的创新,为实现全面转型打好基础。

   (二)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探索和有计划地开展管理效益审计。

   各 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校,要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要求,在继续深化财务收支审计、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基本建设全过程审计等工作的基础上,结合 本单位、本校实际,每年选取个别项目,积极探索和有计划地开展管理效益中计。要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初步探索和建立起适应本单位、本校实际的管理效 益审计的路子和技术方法。

   近 一两年开展管理效益审计工作,一是要选择好审计项目和审计形式。重点抓住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严重损失浪费、资产流失或引起较大经济纠纷的经济活动开 展效益审计;审计形式以审计调查为主,取得一定经验后再实施专项的管理效益审计。二是要认真研究实际技术方法。包括深入进行审前调查,找出项目关键控制部 位和重要失控点,全面掌握情况和文件资料;精心编制审计实施方案,使审计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人员分工合理,时间安排恰当;做好具体审计实施工作,要按照 审计工作目标,落实审计质量控制,严格审计程序。三是认真研究审计评价标准。要坚持审慎评价原则,突出重要方面,强化证据支撑,力求准确恰当,适当留有余 地。四是要认真分析,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要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从单位内部、外部、主观、客观、机制体制、管理制度和方式、技术条件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对比,找出产生原因和症结,提出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促进单位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改进管理、提升标准,加快事业发展。五是充分利用审计成果。加 大审计成果利用力度,推进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组织交流和推广典型案例,对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要通过恰当方式警示所属单位,起到预防效果。

   (三)切实加强对教育内部审计工作转型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确保转型顺利推进。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王作的规定》  (教育部第17号令), 在建立健全内审机构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制定与转型要求相适应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使审计转型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审计人员的综合素 质,为内部审计转型提供有力保障。实施内部审计转型关键在人,所以要把调整队伍结构和提高人员素质放到重要位子,使内审人员尽快适应内部审计工作全面转型 后的工作要求。一方面,要加强现代审计理论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培养,提高审计人员分析问题、创造性开展审计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审计工作责 任制度,明确审计责任,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内审机构在做好自身工作转型的同时,要加强对本地区教育内部审计工作转型的指导,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转型经验,积极促进本地区教育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和发展。

四、今后一个阶段全省教育审计工作的重点

   近 几年来,我省各级教育内部审计机构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积极开展各项审计业务,及时发现和纠正经费开支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堵塞管 理漏洞,防范经济风险,强化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但我们也要看到,教育内 部审计工作开展还不平衡,审计质量有待提高,审计职能需要进一步强化。

   今后一个阶段,我省教育审计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贯彻执行《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积极推进教育审计的全面转型与发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使教育审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我省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一)进一步强化教育内部审计职能,健全领导体制,认真履行领导职责,努力推进教育内部审计工作转型。

   内部审计是国家整个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内部管理,强化监督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要求,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 前,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教育投入不断增加,资金筹措渠道和方式日益多样化,经济活动更加复杂,事业发展和经费不足的矛盾突出。教育部门在促进内涵 发展,完善内部控制,堵塞管理漏洞,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提高财经工作运行质量等方面的任务会更加繁重,教育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必须采 取切实措施,改进和加强教育内部审计工作,强化审计工作职能,不断提高教育内审工作质量。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校必须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按照教育部第17号 令,健全以主要行政负责人直接领导下的审计工作领导体制。各级主管审计工作的领导要认真履行职责,将审计工作列入部门、单位工作议事日程;要按照国家有关 规定实行内部审计制度,建立健全教育内部审计机构,充实内部审计力量,不得随意撤减、合并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削弱审计职能;要在部门、单位主要负责 人的领导下,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紧紧围绕教育中心工作,制定年度审计工作计划,认真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要进一步更新审计观念,创新工作思路,抓住 影响教育改革和发展大局的经济活动开展审计业务;要突出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尽快实现内部审计工作转型,把教育内部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落实到提高效 益和管理水平上来。

   (二)进一步加强审计工作基础性建设,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水平。

   各 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校要按照审计署、教育部有关文件的要求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规定,紧密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制定和完善系统、单位内部审计制度及与之 配套的专项审计制度、各项审计规范等,规范内部审计行为。要根据财务收支审计、基建维修审计和管理效益审计等的不同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内审人员的知识结 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要健全内部审计监督制度,进一步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程序,实行审计督导制度、审计日记制度和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提高质量意 识,加强审计数据库建设和审计档案管理,努力提高教育内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要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尽快改变传统的手工审计方式,积极开展计算机 审计,实现审计手段和审计方式的现代化,提高教育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校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内部审计的领导职责,不断改善 内审人员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条件,全力支持内审人员有效开展审计工作。

     (三)突出管理质量效益,尽快实现教育内部审计工作全面转型。

   教 育内部审计工作要实现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与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并重的转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校要真正树立管理效益意 识,结合本单位实际,选准开展管理效益审计的项目,制定管理效益审计的方法、技术和评价标准;要选择部分项目,积极开展管理效益审计试点工作。

   (四)明确工作重点,加大内部审计力度。

   全省教育内部审计工作要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转变观念,突出重点,创造性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实现教育内部审计以财务审计为主向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并重的转变。

   l、 加强对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义务教育免杂费、生均公用经费落实、财政预算安排等重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审计调查,进一步加大农村中小学 合格学校建设工程、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地方教育基金的征收管理使用情况等专项资金、重点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审计,确保这 些资金合规有效使用,杜绝损失浪费现象,严禁挪用、截留、挤占教育经费行为。

   2、认真开展预算执行与财务决算审计,促进本单位依法组织收入,合理有效分配资金;坚持勤俭办学思想,从严控制各项支出,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 大力开展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继续执行《江苏省教育系统基建工程项目审计监督办法》,坚持做好建设、维修工程项目审计,严格把好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 关。对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投资预算、设计概算、施工预算、竣工结算、财务决算等各阶段的经济管理活动进行审计评价,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促进提高建设资金 的使用效益。

   4、要切实加强对大宗物资设备和图书教材采购等事项的审计,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制度,保证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切实加强对学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专项审计,不断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5、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属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见》,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进一步规范经济 责任审计,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和管理、维护财经秩序、推进依法治教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6、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和管理审计,从决策和管理环节强化审计监督,促进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有效执行,促进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教育内部经济管理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

   7、进一步加强对经营性资产和校办企业的审计,切实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8、积极开展效益审计,  坚持效益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效益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效益审计与推进深化改革和完善管理制度相结合,通过揭示管理和效益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来实现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目标。

    9、 加强对所属单位的审计,通过开展经常性、连续性的审计工作,逐步扩大审计覆盖面,不断拓展审计领域,将教育经济活动全部纳入审计范围,特别要注意从未审计 或长期未审计的单位,做到不留死角。抓住重要单位、重点资金和重要问题,增强审计力度。加大事前、事中审计,进一步防范风险,确保资金安全,防止和杜绝违 规投资、担保、借款、收费及私设“小金库,,等行为。

    10、加大对教育审计工作的指导力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内审机构应加强对本地区、本系统内审工作在内审制度、机构队伍建设和内审工作全面转型等方面的指导,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总结交流工作经验,促进内审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审计工作水平的提高。

    (五)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各 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校要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注重审计人员的学习培训,积极组织参加岗位资格和后续教育学习,鼓励和倡导审计人员参加业务资格考试,开阔审计 人员视野,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提高专业水平。要积极维护教育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践行内部审计人员 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职业操守,加强作风建设,廉洁自律,公正严明,模范执行国家财经方针政策。要积极探索教育内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把握现代内部审计工作 的发展趋势,推进教育审计创新。要结合不同时期教育审计工作的重点、热点、难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拟定研究课题,组织人员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形成一 批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能有力指导实践的研究成果,促进、推动教育审计的持续发展。

同 志们,推进教育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是新形势下教育审计工作面临的新要求、新任务,我们要站在教育事业发展大局和战略高度,积极探索、改革创新、扎实 工作,为推进我省教育审计工作迈上新台阶,为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为建设教育强省,推进“两个率先”作出新贡献!

版权所有:江苏大学审计处 copyright@2010-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Contact webmaster for more information reserved.
地址: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301号江苏大学 邮编:212013